作者 | 廖键<\/p>
桥上,每日数以百吨的生猪、蔬果从这儿奔向香港市民的餐桌,占比达85%以上;<\/p>
桥下,两名武警官兵静静看护着这条衔接我国内地和香港的“绿色生命线”……<\/p>
清晨2时,记者带你透过镜头探探这条跨境桥的看护者——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九中队官兵不为人知的风貌。<\/p>
<\/p>
文锦渡口岸,我国供港鲜活产品出口量最大的陆路口岸;文锦渡跨境桥,一座长96米、宽26.5米的钢筋混凝土支架桥,横跨在一河隔两制的深圳河上。<\/p>
<\/p>
<\/p>
守望桥体,防备各种类型的人员物品不合法出入境,这是武警官兵的日常。<\/p>
这一班哨的主哨是中队长黄宇东,副哨是上等兵丁家波。桥底巡查,他俩不时用手电环视各角落,查看桥面缝隙,查看通往桥底的铁网是否遭受损坏。<\/p>
巡完桥底,沿着河滨巡查路巡视岸边草丛,不时还回头看看桥体上下。特别是有车出入时,他俩的眼神像鹰相同锋利有光,紧紧盯着移动的车体,不放过任何一点反常。<\/p>
<\/p>
黄宇东介绍,扒车底、混在货品中随车上桥,再从桥上往桥底钻,2.8米的落差,几秒钟就能躲藏到桥底角落或河滨草丛,再乘机翻越鸿沟铁丝围网躲避查看。这是常见的手段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十年来,这样的事例官兵抄获了数十起。<\/p>
<\/p>
<\/p>
<\/p>
荣耀在于成功,艰巨在于绵长。黄宇东介绍,粤港一线是防备私运、偷渡的前沿,又是疫情防输入的第一线。特别是跨境桥这个哨位由于责任重大,被支队设为党员先锋岗,党员主干每天都要来站一班哨。他说:“咱们都觉得每次下哨就像打了一次胜仗,疫情三年来,没有一人能从咱们眼皮底下溜走!不少司机在排队出入境时,都会摇下车窗、隔着鸿沟铁丝网竖大拇指点赞!”<\/p>
<\/p>
<\/p>
<\/p>
清晨3时58分,下一组岗兵来接哨。十多分钟后,黄宇东和丁家波回到营区,完结防疫消杀,摘下口罩、护目镜,显露满脸豆大的汗珠,额头上、脸上是一条条清晰可见的勒痕,但他们满脸骄傲:今晚又看护了一夜安全。<\/p>
南部战区威望发布<\/p>